1994 年,格鬥天王橫空出世的時候
當年的你在哪?
此時的你,是否已在為家人還有自己打拼
忘了當時沉迷於大型電玩
格鬥遊戲狂熱的心
跟上那波格鬥遊戲的熱潮
正逢我國小國中時期
格鬥天王 94 95 96 97 98
到了高中與大學的
99 2000 2002 XI XII
還記得放學回家的途中,經過湯姆熊
一定會去打個幾場
講到我對格鬥遊戲的投入
在學校,若沒稱之為最強,好歹也是個前三吧。
在家裡用手把練連招
在湯姆熊用大搖跟別人火拼
當時的電動間裡,我也是小有名氣
伴隨著格鬥遊戲的興衰
我也隨之將一顆格鬥熱血心拋之腦後
這次參與 Razer Kitsune 開箱測試
突然讓我忘記世俗的紛擾
回到那個兒少的我
外包裝非以往的雷蛇黑綠
採用 PlayStation 5 主機包裝的白藍配色
Razer Kitsune for PS5
Official Licensed Products
官方授權標誌
雷蛇信仰的 CHROMA RGB 必不可少
控制器按鈕採用 RAZER 線性光學矮軸
光學軸的優勢已經不用特別去說明
現階段我已經把所有周邊都改成光軸
全物件一覽
配合 PlayStation 主題色
歡迎謝卡也改成藍底白字
Razer Kitsune 因為屬於新型態的 hitbox 控制器
所以非常的輕薄
所以非常的輕薄
精準四向移動按鈕取代傳統搖桿或者手把的八向控制
屬於 PlayStation 周邊控制器
經典的 PlayStation 標誌
透過該按鈕也可以直接呼叫Steam
以及控制PS5
鎖固之後
不管你有多激動
這條線就不會跟你的控制器分家了
接線之後
雷蛇信仰燈就隱約浮現
這次的燈算是做的很內斂
控制器因為不是走傳統大搖路線
加上是光學矮軸
所以高度非常的薄
整體高度不到五塊錢
游標卡尺實量只有15.67mm(含止滑墊)
為什麼 Razer 鍵盤不做成那麼薄?
可以看到 Razer Kitsune 的按鈕配置
← ↓ → 在左邊
↑ 在下面
剩下其他控制鍵都在右邊
光學矮軸
支持熱插拔
表示壞了可以換?
手感不喜歡也可以換?
難道就靠 Razer Kitsune 能帶給遊戲用戶全新體驗嗎?
在此之前我完全沒用 hitbox
接上電腦打開 steam
選了一個 THE KING OF FIGHTERS XIII
太久沒玩
選了最愛的男主角
草薙京
感受一下我的操作即可
太多年沒玩
而且第一次用 hitbox 的概念真的抓不到節奏
我簡述一下
使用 Razer Kitsune 的心得
傳統方向鍵有八向
↖ ↑ ↗
← →
↙ ↓ ↘
以草薙京的"荒咬"為例(波動拳同按法)
改用 Razer Kitsune 則變成
超必殺技 "大蛇薙"為例
改用 Razer Kitsune 則變成
超必殺技 "百八十二式"為例
這時候就體會出明顯差異,只要四個按鈕確實執行,就能秒出大絕
操作了一下
選了我最愛的克拉克
因為克拉克是標準的投技角色
大多的招式都要轉半圈
不管是搖桿還是手把
更不要說超必殺技是半圈 × 2
以克拉克 超必殺技舉例
改用 Razer Kitsune 則變成
KOF 98 之前投技失敗(沒抓到)
不會有失敗梗直動作
所以就算尻錯尻失敗,得到教訓頗低
以前會使用預先輸入的方式來增加投技的使用方式
克拉克進階使用者會使用兩招
前衝 直接超必殺
傳統預設是使用
→ → + →↘↓↙← × 2 + A or C
不管是搖桿還是手把,要前衝的那個瞬間連尻兩個半圈
根本就是神的手速
所以就轉變成
→↘↓↙← + →→ + →↘↓↙← + A or C
KOF 99 之後
所有投技都有失敗動作
加上克拉克可能過於強勢
操作指令上,有小部分改動
→↘↓↙← + →→ + →↘↓↙← + A or C
失效
會判定成 →↘↓↙← + A or C
放出另一招
透過 Razer Kitsune 的操作
可以再 →→ 後秒輸入 → ↓ ← × 2 + A or C
因為只要輸入連按三鈕兩次
一開始我以為如同想得很簡單
誰知道無名指要跟上節奏也是很困難阿
後來看了網路一些hitbox的使用概念
才知道可以刷鍵
→ ↓ ← × 2
等於連刷兩次即可
可能因為是矮軸加上按鈕也比較矮,所以刷鍵的效果還不錯
但是如果真的要搭配刷鍵
應該做的更圓潤才行
找一天用列印重新做一個新的單圓弧按鍵應該更好刷
這邊有一個鎖定按鈕
鎖定之後,可以防止誤觸到其他不該按的按鈕(例如暫停)
為了符合國際賽事
Razer Kitsune 支援 SOCD 抵銷設定
Razer Kitsune 支援 SOCD 抵銷設定
對於初使用hitbox控制器的我
Razer Kitsune 確實讓我感受到一種全新的使用體驗
但是也發現自己年紀大了
手指頭的反應真的不如以往
但就是這種不如以往的狀態,用大搖還是用手把都表現得更差了
Razer Kitsune 最單純的四向控制反而表現得非常精準
因為上下左右所有按鈕都是分開的
基本上不太可能誤觸
你不可能會尻半圈的時候按到上導致跳起來
總感覺hitbox系統更適合打SF系列
KOF的跳躍動作太多了
可能要用大搖會好一點
找時間練練SF6
留言
張貼留言